饰品厂早已告别“信息差换高利润”的暴利时代,在成本攀升与市场透明化的双重挤压下,行业整体进入薄利生存阶段,曾经的“躺赚”模式已成历史。
暴利时代的终结,首先源于价格透明化击穿行业利润底线。上海黄金交易所实时金价可随时查询,消费者进店前便算清成本,彻底终结了靠信息差加价30%的盈利模式。深圳水贝等批发市场“批发价零售化”更具冲击力,其价格比品牌金店低10%-15%,小红书博主的代购攻略进一步分流客源,传统饰品厂的加价空间被严重压缩。线上渠道的冲击更为直接,头部主播黄金专场打出“金价+8元工费”的低价,而传统饰品厂仅工费就要50-100元/克,价格劣势一目了然。
成本高企与竞争内卷形成双重挤压。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成为常态,2025年人民币金价涨幅达32%,创下29次历史新高,黄金批发毛利已不足1%。同时,人力、租金、环保设备等成本刚性上涨,点钻饰品加工厂仅设备投入就需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,熟练技工薪资持续攀升。成本压力下,同质化竞争更趋激烈,80%的饰品厂扎堆生产同款首饰,为抢订单陷入“零工费”促销,甚至出现“亏钱接单保运营”的无奈之举。
即便是细分领域也难寻暴利空间。小批量订单虽单价稍高,但起板、开模等固定成本分摊后利润有限,且面临客户改单、取消订单的额外风险。银饰等品类虽能靠设计溢价盈利,但仅局限于新奢设计、国潮文创等细分赛道,传统款式早已陷入低价竞争泥潭。如今,饰品厂的生存核心已从“赚差价”转向“控成本、做差异”,暴利时代的神话彻底落幕。